對待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那么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藏匿后又主動投案的可以認定為自首嗎?律霸小編就此項問題做了相關闡述,詳情請看下文。
[案情]:
被告人于某因涉嫌犯故意傷害罪,于2003年8月17日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同年9月24日對其取保候審。2003年9月29日,某檢察院根據公安機關的 申請,認為認定于某犯罪證據充分,同意以于某涉嫌犯故意傷害罪對于某執行逮捕。但于某在取保候審期間藏匿,公安機關通過多種方式均無法找到于某。2004 年3月18日,于某在家人和律師的規勸下,到某檢察院投案,其對涉嫌犯故意傷害罪的供述,與以前供述一致。
[分歧]:
法院審理中,對于某已構成故意傷害罪無異議,但對其投案的行為,是否應認定為自首,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于某的行為構成自首。根據最高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項第二目中“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緝、追捕過 程中,主動投案的;……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第三目“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公安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親友主動報 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應視為自動投案”,于某的行為既符合上面第一條第(一)項第二目的規定,也符合上面第一條第(一)項第三目的規定,故于 某的行為應視為自首。
第二種觀點是于某的行為不構成自首。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法律規定的自首,是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即自首有時間限制,是在犯罪后歸案前,且要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而本案犯罪嫌疑人在犯罪 后,犯罪事實已經被公安機關查清并被抓獲,故已經不存在自首的條件和可能性。其在公安機關取保候審期間為躲避懲罰而藏匿,系違反了取保候審的規定,同時造成了逃避司法機關對其故意傷害犯罪行為進一步追究的客觀后果。因此,其以后向檢察機關自動投案,是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的補救行為,該行為的效果也只起到使 其恢復到接受司法機關繼續追究其刑事責任的狀態中,所以不構成犯故意傷害罪的自首。
反之,如認定其在本案中有自首的行 為,則在量刑上出現矛盾,即取保候審期間未有脫管行為的按照正常情節量刑,而有脫管行為再投案的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在結果上就出現不公平的情況,無形 中也產生縱容取保候審的人逃匿后再投案,以創造從輕或減輕處罰的“量刑情節”的社會效果。故于某的該行為不能認定為犯故意傷害罪的自首情節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
認定自首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自首后一定會減輕處罰嗎?
交通肇事逃逸后還可不可以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拆遷對獨生子女如何補償
2020-12-05酒泉市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08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房屋拆遷補償按土地面積算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