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方與發包方之間的關系
1.承包經營合同中的承包方與發包方存在著特殊的關系。
例如,在國有企業承包經營合同中,一方面,國家同承包方之間存在著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隸屬關系;另一方面,“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合同當事人的地位平等是市場經濟的法律要求。因此,合同的各方當事人,不論其經濟實力和所有制性質如何,不論其是否存在行政隸屬關系,也不論其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其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作為所有權的主體,國家同企業一樣是平等的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它們之間存在著平等的民事關系。在簽訂、履行承包經營合同的過程中,國家同企業的地位是平等的,雙方同樣要堅持自愿原則,平等地享受權利、履行義務或承擔違約責任。也就是說,國家的社會經濟管理職能與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兩種不同性質的職能,兩種職能應適當分開,在研究承包經營合同主體時,應著重關注發包方與承包方之間平等的市場經濟主體關系。
2.承包經營合同的客體應為發包方的總體財產。
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承包經營合同的客體,是指在承包經營法律關系中,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承包經營合同的客體應為發包方的總體財產,理由是:承包經營本質上是一種營業,是作為活動的營業和作為組織的營業的統一體。作為組織的營業是集合多數的物和權利的一定的有機組織體,其中包括積極財產和消極財產,積極財產包括物、權利和商業秘密、企業聲譽、地理位置等;消極財產包括營業上的各種債務。承包經營活動之所以能夠進行,是以發包方的營業財產(總體財產)為基礎的。
3.承包經營合同是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法律確認書。
《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承包經營責任制,是在堅持企業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以承包經營合同的形式,確定國家與企業的責權利關系,使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管理制度。”承包經營責任制通過簽訂承包經營合同,使國家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分離,并獲得了國家強制力的保證,成為增強企業活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超期羈押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1-02-22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農村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多少
2020-11-18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少年摔了一跤死了 保險公司卻不肯賠付
2021-01-26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人身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6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