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完成通產更是需要很多個公司和部門一起合作的,所以在多個主體協商好合同的事宜之后就會準備好分包的合同簽訂,但是因為主體的關系太復雜卻很容易引發訴訟的過程中主體不明確的情況,那么,建筑分包合同糾紛中訴訟主體如何確定?
一、建筑分包合同糾紛中訴訟主體如何確定?
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通常為建設工程的發包人和承包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等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應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具體確定該類糾紛案件的訴訟主體身份。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因拖欠工程款引起的糾紛,承包人將承包的建設工程合同轉包而由實際施工人起訴承包人的,可不將發包人列為案件的當事人;承包人提出將發包人列為第三人,并對其主張權利而發包人對承包人又負有義務的,可將發包人列為第三人,當事人根據不同的法律關系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轉包經發包人同意,即屬合同轉讓,應直接列發包人為被告。
2、因工程質量引起的糾紛,發包人只起訴承包人,在審理中查明有轉包的,應追加實際施工人為共同被告,實際施工人與承包人對工程質量承擔連帶責任。
3、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筑施工企業,并以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不愿起訴的,施工人可作為原告起訴,不必將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列為共同原告。
4、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筑施工企業,并以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的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起訴的,應將施工人和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列為共同被告;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對施工人因承攬的工程不符合質量標準造成發包人損失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5、兩個以上的承包人聯合承包工程,由其中一方與發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發生糾紛的,其他聯合承包工程的施工人應列為共同的原被告。
6、兩個以上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合作建設工程,并對合作建設工程享有共同權益的,其中合作一方因與工程的承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發生糾紛的,其他合作建設方應列為共同原被告。
綜上所述,分包出去的部分出現了問題就應該有承擔這部分建設的主體來參與到訴訟中去,建筑雖然是一個整體對外進行銷售的,卻仍然需要分清楚責任的界限才能防止其他主體的侵權傷害到自己的合法利益。
建筑工程審計時間為多久?建筑項目決算工程量審計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住建部或借鑒《浙江省違法建筑處置規定》的處理辦法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打官司
2021-02-06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法院能否直接劃撥保險賠償金
2021-02-04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農村拆遷安置標準不統一怎么辦
2020-12-11保障房資金可以用于征地拆遷嗎
2020-12-08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采取怎樣的救濟措施
2020-11-12企業拆遷中能以航拍圖作為合法建筑的證據嗎
2021-02-15征地補償費用哪些種類
2020-11-18農村房屋拆遷賠償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