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消協名譽會長柏*寧:提高消費維權工作法治化水平
消費權益受到損害,依法維權天經地義。但一些消費項目“多頭管理”,還有一些消費項目“管理真空”,這兩種情形均會導致消費者投訴無門。即使投訴有門,舉證難、鑒定難、訴訟難,使維權成本遠遠高于維權收益,這使許多維權者打了“退堂鼓”。還有一些壟斷價格、格式條款都在無形之中損害消費權益,但是消費者多年來卻只能被動接受。
面對種種“維權難”,有人認為應當提高消費者自身的維權意識,從而改變眼下遇到糾紛“忍氣吞聲的多,堅決抵制的少”的現象;也有人認為國家應當出臺政策促進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從而減少相關投訴;也有人認為應當大力治理虛假廣告,不讓它們繼續欺騙消費者。
的確,這些建議都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不建立一個快捷、高效的維權機制,維權難仍然不能解決。眼下許多消費者想和解,可經營者推諉扯皮;去調解,但消協缺乏強制力;去申訴,但工商“查處難”;想仲裁,可經營者不同意;想訴訟,可法院要證據。因此破解維權難的關鍵是建立適應消費維權特點的新機制。
江蘇從2006年開始推行“消費維權流動服務機制”和“和解調解新機制”,做到消費知識有人送上門,消費糾紛不用出店門,消費訴訟有人領進門,讓消費者不跑冤枉路,不必費口舌,輕輕松松維權,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消費投訴量也逐年下降,整個社會消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實際上,上述維權機制創新的改革力度并不大,就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這說明維權機制創新還是大有潛力可挖的。
破解維權難,必須切實減輕消費者維權的成本負擔。政府、消協、法院要堅持便民、利民、公益、服務的宗旨,走出辦公室,走近消費者,開展流動服務,盡量簡化消費維權程序,降低相關鑒定費用,降低時間成本、人力成本、經濟成本,使維權更方便。
破解維權難,必須切實提高經營者侵權的賠償額度。目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行的“退一賠一”的賠償額度明顯偏低,一方面使侵權者得不到足夠的教訓,另一方面消費者維權收益仍然小于維權成本。而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規定了“退一賠十”,這一規定是否可以擴展到所有商品領域,從而切實加大對消費者的補償力度,使維權更積極呢?破解維權難,必須建立公益訴訟機制,否則壟斷價格、格式條款等損害不特定多數人消費權益的問題就得不到根本解決,現在的“聽證會”開得很熱鬧,但大都變成了“漲價會”,原因就在于此。建立公益訴訟機制,很有必要,只有這樣,維權才能碰硬。
消費者無不期盼天天都是“315”,但是真正要破解維權難,還要應該要創新維權機制。促內需保增長要靠良好的消費環境,而良好的消費環境呼喚維權機制的創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2-22車輛被套牌違章怎么維權
2021-02-18運動員違反興奮劑條例如何去處理
2021-01-02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