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
經營者在經營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具體表現形式有: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詐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
六、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七、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八、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九、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一、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二、其他虛假或者是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按照有關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消費者申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5日內,認為申訴不符合規定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訴人。如果申訴符合規定的應予以處理,申訴人應當在5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有權利要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可我們在消費時應當對其消費形式有所了解,以確保自己被商家詐騙。只有我們自己的防范意識提高了,才會打擊黑心商家的詐騙行為,才能讓我們的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有多久
2021-01-02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重復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9招商引資時修建的廠房,被當做大棚房,沒有拆遷補償怎么辦
2021-01-27安置房屋私下被售能否索要補償費
2021-02-12宅基地拆遷補償的有關規定是什么
2021-03-09咸寧市農村房租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