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
經營者在經營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具體表現形式有: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詐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
六、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七、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八、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九、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一、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二、其他虛假或者是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按照有關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消費者申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5日內,認為申訴不符合規定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訴人。如果申訴符合規定的應予以處理,申訴人應當在5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有權利要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可我們在消費時應當對其消費形式有所了解,以確保自己被商家詐騙。只有我們自己的防范意識提高了,才會打擊黑心商家的詐騙行為,才能讓我們的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體現了什么原則
2021-02-21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保障房土地出讓金要怎么交
2021-01-29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戶口已經遷入城市,宅基地會收回嗎
2021-03-19公房拆遷的補償方式如何
2021-02-26房屋拆遷評估價格具體包括哪些項目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