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嫌疑人或刑事案件相關責任人中存在一類特殊的人群:精神障礙者。精神司法鑒定在現代社會中是不可缺少的。在該領域,舟山精神司法鑒定有著較多經驗,值得參考,其執行流程值得學習借鑒。對精神司法鑒定方面也是有著重要的意義。
責任能力評定的法律依據《刑法》第18條,其中明確規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以上明確規定了評定精神病人作案時的責任能力狀態必須具有兩個要件:
一是醫學要件,即必須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二是法學要件,即根據其實施危害行為時精神癥狀對其辨認和控制能力的影響。
關于不能辨認和不能完全辨認的法律定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條規定:“精神病人(包括癡呆病人)如果沒有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不知其行為后果的,可以認定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人”。因此,評定時首先要明確精神疾病的診斷,并判明其實施危害行為時所處的疾病階段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綜合分析其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影響,作出責任能力評定。
⑴無刑事責任能力
精神障礙患者如果處于疾病的發作期且危害行為與精神癥狀直接相關,喪失了對自己行為的辨認或控制能力,可以評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
⑵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我國《刑法》規定,尚未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即患者在實施危害行為時,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并未完全喪失,但又因疾病的原因使這些能力有所減弱的,評定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精神障礙患者如果處于發病期,但危害行為與精神癥狀不直接相關;或間歇期緩解不全,遺留不同程度后遺癥的,在這些情況下實施危害行為,其辨認能力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削弱,應評定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⑶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我國《刑法》規定,間歇期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精神障礙患者如果處于間歇期且無任何后遺癥狀;或者患者病情完全緩解,社會功能良好,在這些情況下,患者對自己的行為有辨認和控制能力,應評定為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犯罪心理學是司法部門工作人員的必修科目,當一起案件明顯可以看出有預謀,計劃周密,有選則性,目標明確,團伙作案等表象時,那么基本可以斷定犯罪嫌疑人是智力正常人,即使犯罪嫌疑人在抓獲后百般偽裝,在事實面前抵賴也只是徒勞增加刑期而已。
一般精神發育遲滯、精神病患者的犯罪都有以下特點
①動機往往幼稚、單純,對行為后果缺乏考慮。少數有預謀,但由于其智力障礙,往往極不周密,漏洞百出。
②作案對象和目標具有一定選擇性,作案條件的選擇不嚴格,行為多帶有沖動性,公開而粗暴,易當場抓獲。
③單獨作案者多。
④案后對其產生的后果有不同程度的領會,大多表示愿意悔改,少數有抵觸情緒。 通過對這些行為的表現基本可以斷定嫌疑人是否為“精神病人”
最后說一句,鑒定是否為精神病患者是專業鑒定機構的事情,司法機關只能從嫌疑人的犯罪行為中判斷這個人是否假裝,而不能認定。
可見,精神司法鑒定對于現代法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對辦案的科學性有重大提升。在這方面,舟山精神司法鑒定有著豐富經驗,其執行流程和豐富的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既體現了對殘障人士的關懷,也避免一些人逃脫罪責。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2020
司法鑒定精神病的具體流程是什么?
司法鑒定期限是多久,司法鑒定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立約定金轉為預付款可以嗎
2021-02-19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遇上拆遷沒有宅基地證怎么補償
2020-11-28在常州有戶口本沒房產的人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