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和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一樣,都是未成年人,故而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后,是不需要承擔犯罪行為的,所以在司法實踐中,不少犯罪分子的律師聲稱當事人是精神病人,此時司法機關會請有精神病司法鑒定資格的機構,對案件當事人做司法鑒定。
一、什么是精神病鑒定
"精神病鑒定",是指運用司法精神病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法律有關的精神狀態(tài)、法定能力(如刑事責任能力、受審能力、服刑能力、監(jiān)護能力、刑事責任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監(jiān)護能力、被害人自我防衛(wèi)能力、作證能力等)、智能障礙、精神損傷程度等問題進行鑒定。
二、精神病司法鑒定資格是如何規(guī)定的?
在鑒定對象方面,依據《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暫行規(guī)定》,通常包括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員: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民事案件的當事人;行政案件的原告人(自然人);違反治安管理法規(guī)應當受拘留處罰的人員;勞動改造的罪犯;收容審查人員;與案件有關需要鑒定的其他人員。
三、司法精神病的鑒定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法定能力鑒定和法律關系鑒定兩大類
(一)有關法定能力的鑒定
1、刑事責任能力的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5條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從心理學或精神病學方面了解,“辨認”指的是意識、智能和認知方面的功能,“控制”指的是情感與意志。辨認障礙表現(xiàn)為行為人不了解自己的所作所為,或者不懂得自己行為是非對錯的社會意義,控制障礙指的是“不能以其辨認而為行為”,明知違法,卻不能控制。刑事責任能力在這里指的是行為人于其行為時的辨認或控制能力。
刑事責任能力的鑒定,是中國當前司法精神病學鑒定工作的主要內容。在北京地區(qū)約占鑒定案例總數的1/2(47.7%)。精神病人的社會危害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侵犯人身、妨礙社會管理秩序及侵犯財產三大內容,約占中國刑事鑒定總數的95%。在疾病診斷方面,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約占刑事鑒定總數的1/3,精神發(fā)育遲滯次之,約占1/4。應該強調指出,在刑事鑒定案例中,被診斷無精神病的人,約占1/5。
2、民事行為能力的鑒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條規(guī)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所謂行為能力,就其廣義而言,乃依自己的意思活動,引起法律上的效果的能力。意思能力是內在的心理能力和自然的精神能力,包括合理的認識能力和預期能力兩個方面,指的是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其法律上的效果或事實的效果,能否正確認識和預期。另外,行為能力指的是行為人一個時期或一個階段的法定能力。
1980年代以來,民事案類在北京地區(qū)司法精神病學鑒定中,約占鑒定總數的10%。常見的有婚姻、財產、子女、賠償、契約等內容。其中婚姻(離婚)問題最多,約占民事鑒定總數的2/3,其次是賠償問題,約占1/4。在疾病診斷方面,仍以精神分裂癥為主,約占民事鑒定案例的1/3,其次是神經癥(19.5%)及反應性精神病(14.6%)等。精神發(fā)育遲滯所占比例較小,不足1/10。
3、其他法定能力的鑒定
包括訴訟能力、作證能力、受審能力、服刑能力、婦女性自衛(wèi)能力等。
(二)法律關系的鑒定
指的是案件當事人或被害人,因案件發(fā)生而導致精神失常,或在案件發(fā)生同時出現(xiàn)精神失常的情況下,鑒定案件與精神病之間的因果關系,用以作為定罪量刑或賠償的依據。例如,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一方因受精神刺激而出現(xiàn)失常,鑒定的目的在于確定被鑒定人的精神失常與其所受精神刺激的關系,以作為法庭審判的依據。又如,婦女被強后出現(xiàn)精神失常,鑒定的目的在于確定疾病的性質與其嚴重性,以作為定罪量刑的證據等。 法律關系的鑒定與法定能力的鑒定不同,具有其獨立的內容及要求:確定精神病診斷,說明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如精神分裂癥屬重性精神病,可能久治不愈,使人喪失獨立生活能力。又如癔病屬神經癥,不是精神病,可以盡快康復并參加正常社會生活。說明疾病的性質及發(fā)病原因:如精神分裂癥系內因性疾病,發(fā)病原因不明,一般認為內因為主,個體素質有缺陷,自身潛在致病因素,外因只不過是誘發(fā)條件,而且許多精神分裂癥病人是在無外界誘因的情況下發(fā)病的。又如癔病是心因性疾病,精神創(chuàng)傷是發(fā)病的條件,但癔病的發(fā)病一般有其內在的人格基礎。具有癔病性人格的人,心理遭受挫折后便容易發(fā)病。在確定診斷的基礎上,結合病因與案情,評定法律關系的等級:如精神分裂癥為內因性精神病,發(fā)病與患病前發(fā)生的事件無關或無直接關系。又如反應性精神病為外因性精神病,發(fā)病與患病前所發(fā)生事件帶來的精神創(chuàng)傷直接有關。再如癔癥病為心因性疾病,發(fā)病有其自身人格基礎,與患病前發(fā)生的事件之精神因素部分有關。
由于司法鑒定的機構可以約束到多方主體,故而只有具有精神病司法鑒定資格的機構,才被予以受理鑒定請求的資格。在受理案件之后,必須將鑒定任務交給有較強專業(yè)知識的鑒定工作者,否則不僅鑒定結果不會具有法律效力,該鑒定機構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司法鑒定項目包括哪些
人身損害司法鑒定費用由誰承擔
當事人如何做司法鑒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同地區(qū)的公司注冊資金要求有哪些區(qū)別
2021-02-20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競業(yè)禁止與競業(yè)限制的主要區(qū)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加入WTO對各行業(yè)的影響:保險業(yè)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更約權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怎么才能承包林地
2020-11-16土地轉讓合同可中止嗎
2020-11-13在拆遷補償方案中都包括什么內容
2020-12-20棚戶區(qū)改造,應該怎么賠償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