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找經營者協商之前,應咨詢或學習《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新“三包”規定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弄清經營者在哪些方面損害了自己的權益;是退貨、換物還是修理,能得到多少賠償等。然后帶著法規和實物、發票去找商場負責人,陳述自己購物及發現質量問題經過,并依法提出自己的賠償要求。經過協商能得到滿意解決最好。如協商不成,可尋求其他解決途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移送檢察院案件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8委托人租房協議有效嗎
2020-12-15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開庭認罪是否可以判緩
2020-12-02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