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能提供售后服務怎么維權
經營者出售商品后,提供售后服務是連帶的責任,如果經營者不提供售后服務的,消費者可以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售后服務包括什么內容
1、代為消費者安裝、調試產品;服務的內容多樣化
2、根據消費者要求,進行有關使用等方面的技術指導;
3、保證維修零配件的供應;
4、負責維修服務,并提供定期維護、定期保養;
5、為消費者提供定期電話回訪或上門回訪;
6、對產品實行“三包”,即包修、包換、包退(許多人認為產品售后服務就是為“三包”,這是一種狹義的理解);
7、處理消費者來信來訪以及電話投訴意見,解答消費者的咨詢。同時用各種方式征集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意見,并根據情況及時改進。
三、消費者的權益有哪些
(1)知情權。是指消費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知悉的情況具體包括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
(2)自由選擇權。即消費者自主選擇商品服務的權利。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對商品的品種、服務及其提供者應有充分選手的余地;二是對于選擇商品、服務及其提供者應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而不受強制。
(3)安全權。即消費者享有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4)公平交易的權利。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準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
(5)求償權。是指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時有要求經營者依法予以賠償的權利。
(6)參與和監督的權利。即時消費者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7)接受消費教育的權利。即消費者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能提供售后服務怎么維權”問題進行的解答,經營者出售商品后,提供售后服務是連帶的責任,如果經營者不提供售后服務的,消費者可以進行投訴維護自己的權益。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征地補償分配方案
2021-02-23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