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刑法修正案九中的從業禁止
(一)從業禁止的基本內容。
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一條之規定,從業禁止制度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一是適用對象為法院評價其可能再次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特定義務犯罪的人。二是禁止期限方面,禁止犯罪人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不等。三是違反的不利后果,一般由公安機關作治安處罰,情節嚴重則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量刑。四是特殊法優于一般法,如果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職業禁止”另有具體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二)從業禁止與禁止令的區別。
從業禁止與禁止令之間存在以下區別:一是適用期間不一樣,禁止令是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執行期間或者緩刑考驗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而從業禁止是禁止已決犯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二是適用范圍不一樣,禁止令系禁止從事特定活動包括從事相關職業,禁止令的范圍廣于從業禁止。三是法律后果不同,違反禁止令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而違反從業禁止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即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四是被執行人身份不同,執行禁止令時被執行人的身份是正在執行刑罰的罪犯,而從業禁止時被執行人身份已經不是罪犯而是刑罰執行完畢之人。
(三)從業禁止的法律屬性
從業禁止規定設在刑法第三十七條(非刑罰性處置措施)之中,根據犯罪性質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設立,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預防犯罪分子利用職業便利或者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再犯罪,其性質應定位為刑罰輔助性措施,與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訓誡、具結悔過、賠禮道歉等非刑罰方法并列,故應當將第三十七條之一規定的從業禁止理解為一種新增的非刑罰方法。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從業禁止不是刑罰,目的是為了保護公眾免受個人利用職業便利或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犯罪而受到侵害,但是其依判決確定,若違背將遭受行政或者刑事處罰,其性質是輔助性的刑事強制措施,類似于刑罰理論中的資格刑。歡迎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十年前的車禍傷殘可以申請賠付嗎
2021-03-01租客擅自裝修導致店鋪倒塌,房東可以追究賠償嗎
2021-01-29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啟用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