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十八歲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三款:“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必須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也就是說,不滿十八歲是一個法定從寬處罰的情節。至于是從輕還是減輕以及從輕的幅度,則根據具體案件確定。根據這一原則,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原則上不應判處法定最高刑,在具體量刑時一般應將未成年人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低齡犯罪者與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高齡犯罪者區別開來,在同一年齡段內的犯罪,在決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時,一般也要體現不同行為人年齡上的差別。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體現和實現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減輕處罰的從寬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的規定,未成年人不論犯何罪均不應判處死刑。這是剛性要求,不允許有任何例外。所謂犯罪的時候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時候。如果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即使審判的時候已滿18周歲也應適用本條規定。我國刑法之所以規定對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種最嚴厲的刑罰,它關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滿18周歲的人由于未成年,還處在生理與心理發育過程中,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還比較弱,因此,尚未達到罪行極其嚴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適用死刑。
我國未成人保護法第54條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也明確地規定:“對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責任,實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這就從法律上明確了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教育、感化、挽救原則要求司法人員在辦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確處理懲罰和教育的關系。要將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司法人員對未成人要堅持攻心為主,象父母對孩子、教師對學生一樣,針對其個人特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之認識到自已行為的危害性。
未成年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除保障其享有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作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以外,還要注意認真落實其作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別權利。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五條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司法人員在處理未成年人案件時,不能僅從處罰的目的出發,滿足于對案件事實和證據的調查。還要基于教育、挽救的目的,對未成年人的的生理、心理狀況及其生活環境進行全面的調查,必要時還要進行醫療檢查和心理學、精神病學判斷。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我國法院在處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時候,是以懲罰為輔,教育為主的原則進行處罰。在處理針對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時候,往往不會運用刑罰中最為嚴酷剝奪一個人生命的死刑。如果在青少年犯罪方面有更多的問題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索賠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03勞動仲裁有用嗎 怎樣申請勞動仲裁
2020-12-05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8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請問雙方居間協議受法律保護嗎
2020-11-23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