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前兩款規定。
第一百零八條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后,該動產上的原有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九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五十八條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一)轉讓人無權處分。所謂無權處分,是指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的財產權利,即學術界通常所說的缺乏正當的處分權源。例如甲將某物交由朋友乙代為保管,乙將該物非法轉讓給丙。某個或某些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在此還需指出無權處分的例外情況,諸如基于法律規定或者權利人的授權而處分他人財產權的行為不屬于無權處分,如破產管理人根據《破產法》的規定對破產財產進行的處分以及法定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財產行使管理權等。再者我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中的處分是指狹義的處分行為,即僅指使所有權發生變動的行為。
(二)受讓人受讓時善意。善意是與惡意相對而言的,只有當受讓人取得財產時是善意的,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否則不適用。何為善意?通說是指不知情,即不知道或不應知道讓與人轉讓財產時沒有處分該項財產的權限。我國司法實踐中,也采用該通說來確定當事人是否具有善意,但從兼顧所有人利益及交易安全保護兩方面考慮,受讓人對于讓與人是否有讓與權利,也負有一定程度的注意義務,才算合理,但如何確定注意程度,則屬于法律政策判斷上的問題,對此,我們不妨借鑒德國民法的規定,即將善意理解為受讓人非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讓與人無讓與的權利。
(三)轉讓合同有償。我國《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構成善意取得的條件之一是“以合理的價格轉讓”,由此可見,善意取得制度排除了無償取得財產以及以不合理的價格取得財產的情形,諸如繼承、接受贈與等未支付對價而無償取得財產的行為以及以不合理的價格受讓動產或不動產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前者未支付對價而無償取得財產的轉讓行為很好舉證確定,而對于后者如何確定則爭議頗大。
(四)轉讓已完成公示。《物權法》第六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也就是物權變動公示原則,從中可以看出,物權公示方法因物屬于動產還是不動產而有所區別:對于不動產、特殊動產和部分權利的變動是以登記為公示方式,《物權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善意取得的出讓人是無權處分的,而且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后,該動產上的原有權利消滅,但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糾紛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1-02-22軍婚的法律制度規定有哪些
2020-12-04撤銷婚姻以后屬于未婚嗎
2021-03-13一妻多夫制能否實行
2020-12-30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