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條件參加民事訴訟或者說沒有經濟能力承擔司法鑒定的話,我們是可以直接申請法律援助的,通過法律援助我們能夠減免司法鑒定以及聘請律師所需要的費用,讓經濟條件差以及自身身體條件差的公民也能夠享受法律的保護,那司法鑒定法律援助辦法條例是什么呢?
司法鑒定法律援助管理辦法
總 則
第一條為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基本職責,規范工會法律援助工作,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法律援助條例》和《中國工會章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工會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職工、工會工作者和工會組織提供無償法律服務。
工會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必要補充。
第三條工會建立法律援助異地協作制度,省際、城際間工會組織及其法律援助機構可以互相委托,協助辦理相關法律援助事項。
第四條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指導、協調全國工會法律援助工作??h級以上地方工會法律工作部門指導、協調本地區工會法律援助工作。
工會法律援助工作接受司法行政機關的業務指導。
第五條對在工會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工會法律援助組織和人員,縣級以上總工會和產業工會應在工會系統內部或會同司法行政等部門予以表彰、獎勵。
第二章機構和人員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工會和具備條件的地方產業工會設立法律援助機構,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地方工會可以與司法行政部門協作成立工會(職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也可以與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合作,簽訂職工法律援助服務協議。
工會設立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七條工會法律援助機構可以單獨設立也可以與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合署辦公,法律援助機構負責人及相關管理人員由同級工會委派或者聘任。
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可以從下列人員中聘請:
(一)工會公職律師、專兼職勞動爭議調解員、勞動保障法律監督員等工會法律工作者。
(二)法律專家、學者、律師等社會法律工作者。
第三章范圍和條件
第八條工會法律援助的范圍:
(一)勞動爭議案件;
(二)因勞動權益涉及的職工人身權、民主權、財產權受到侵犯的案件;
(三)工會工作者因履行職責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四)工會組織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案件;
(五)工會認為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工會法律援助的形式:
(一)普及法律知識;
(二)提供法律咨詢;
(三)代寫法律文書;
(四)參與協商、調解;
(五)仲裁、訴訟代理;
(六)其他法律援助形式。
第十條職工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向工會法律援助機構申請委托代理法律援助:
(一)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需要工會法律援助,且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工會提供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準。
(二)未達到工會提供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準,但有證據證明本人合法權益被嚴重侵害,需要工會提供法律援助的。?農民工因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本辦法規定的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
第四章申請和承辦
第十一條職工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工會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工會工作者和工會組織申請工會法律援助應當向侵權行為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工會法律援助機構提出。
第十二條職工申請工會法律援助機構代理勞動爭議仲裁、訴訟等法律服務,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證、工作證或者有關身份證明;
(二)所在單位工會或者地方工會(含鄉鎮、街道、開發區等工會)出具的申請人經濟困難狀況的證明;
(三)與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材料;
(四)工會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提交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工會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事項、理由和時間,并經本人簽字。
第十三條工會工作者、工會組織申請工會法律援助機構參與協商、調解,代理仲裁、訴訟等法律服務,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并分別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會工作者所在單位工會或者工會組織所在地方工會出具的情況證明或說明;
(二)與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材料;
(三)工會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條工會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按規定的條件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由工會法律援助機構負責人簽署意見,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書面決定,指派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并通知申請人。
對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不齊全的,應當要求申請人作出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申請人未按要求作出補充或者說明的,視為撤銷申請。
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通知申請人。
第十五條工會法律援助機構對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法律服務事項,應當即時辦理;復雜疑難的可以預約擇時辦理。
第十六條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接受工會法律援助機構的管理和監督,依法承辦法律援助機構指定的援助事項,維護受援人合法權益。
第十七條法律援助承辦人員在援助事項結案后,應當向工會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結案報告。
第十八條法律援助事項結案后,工會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按規定向承辦人員支付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補貼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工會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
第十九條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接受指派后,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延遲或者中止、終止辦理指定事項。
第二十條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未按規定程序批準,不得以工會法律援助機構名義承辦案件。
第二十一條法律援助承辦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收取受援人任何財物。
雖說法律援助能夠減免許多民事訴訟所需要的費用,但是法律援助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想要申請法律援助的話,就必須要滿足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案件也需要滿足法律援助的范圍,如果都不符合條件或者不滿足援助范圍的話,是無法申請成功的。
法律援助的范圍和申請程序
法律援助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是怎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期間購的房如何分割
2021-03-07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