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次作案有哪些情況
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二十五條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經過審查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提請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本條規定的“流竄作案”,是指跨市、縣管轄范圍連續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縣繼續作案;“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結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二、流竄作案、結伙作案、多次作案的區別
流竄作案、結伙作案、多次作案的區別主要就是概念不同
(一)流竄作案,指行為人在一段時間內先后在不同的地方作案。凡構成犯罪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屬于流竄犯罪分子:
1、跨市、縣管轄范圍連續作案的;
2、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省、市、縣繼續作案的。
(二)結伙作案指兩人以上,作案是做違法的事。用在法律上專指故意的那種。故是“兩人以上共同故意實施違法行為”
(三)多次作案,指在以前有過作案事件的情況下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案。
(1)“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適用不同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10條的解釋“,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但在辦案實踐中,有許多作案次數為兩次或一次的也以“多次作案”為拘留延長理由,顯然是失當的。關于“結伙作案”的含義,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10條的規定,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2)“流竄作案”的適用存在泛化傾向,戶籍地對延長拘留期限有較大影響。
三、多次作案立案標準
(一)、有犯罪事實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
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多次作案包括哪些情形”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的作案,多次作案的嫌疑人可先行拘留。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外貿出口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6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