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質不同。勞動法兼有公法和私法的特征,勞動爭議適用調解、仲裁是由勞動法所具有的私法因素決定的;勞動監察的產生是由勞動法所具有的公法因素決定的。其中,從合同到仲裁,帶有傳統的私法特征;而從基準到監察則主要體現公法的特征。
2、機構不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建立,三方原則是國際上普遍遵循的原則。勞動監察的設立,主要強調行政性,它是國家機關依法行政的機構。
3、適用法律規范不同。勞動法律規范按其規定事項不同,可劃分為關于勞動者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和關于勞動關系運行規則的法律規范;按其法律的約束力不同,可劃分為強行性法律規范和任意性法律規范。勞動仲裁處理勞動爭議既適用強行性法律規范也適用任意性法律規范,并可以依據勞動合同中的有效條款、企業勞動規則等進行調解和裁決。勞動監察處理案件只能適用強行性法律規范。
4、程序不同。勞動仲裁機構依當事人的請求而實施仲裁,既不訴不理;勞動監察主體對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則應當主動進行監察。勞動仲裁適用調解程序;勞動監察不適用調解程序;勞動仲裁的程序集中體現了自愿原則,如提請仲裁的自愿,處分權利的自愿等;勞動監察體現的是強制原則,如果用人單位違法,在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情況下,不允許通過勞動者放棄權利,免于追究法律責任。
5、處理不同。勞動仲裁追究法律責任一般限于民事責任(經濟責任);勞動監察除追究民事責任外,還可以追究行政責任。
6、證據收集方式不同。勞動仲裁采取“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除法定情形外不主動依職權收集證據;勞動監察不僅要求當事人舉證,而且可以主動依職權收集證據。
7、后果不同。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可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服勞動監察處理決定則可提起行政訴訟或行政復議。
8、受理案件時限不同。勞動仲裁受理案件的時限是60天;勞動監察受理案件的時限是兩年。
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因勞動權利與義務引起的糾紛。勞動爭議概括為兩類:一類是因為適用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所規定的條件而發生的爭議,另一類是因指定或變更勞動條件而產生的爭議。仲裁也稱公斷,其基本含義是有一個公正的第三者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作出評判。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爭議,采取在查明事實、明確是非、分清責任的基礎上,依法作出裁決的活動。
勞動監察是指勞動行政部門和人員代表國家對勞動法的遵守情況所依法進行的檢查、處罰等一系列執法活動。具有:
1、法定性,即依據強行性法律規范進行監察活動;
2、行政性,即屬于行政執法和行政監督,是行使行政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
3、專門性,即是有專門機構和人員針對勞動法的遵守所實施的專門監督;
4、惟一性,即在勞動監督體系中,惟有勞動監察是以國家的名義對勞動法的遵守實行統一和全面的監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方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9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農村拆遷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屬租賃性質,拆遷時有無賠償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