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在公訴案件一審開庭前準備哪些?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訴案件開庭前法院應該做的準備包括向被告人送達起訴書副本、召開有關人員開會聽取各方意見等。
相關法律規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二、公訴案件到開庭需要的程序:
1、對公訴案件的審查:一審法院收到公訴案件后,應由院長或庭長指定審判員對起訴材料進行審查,只要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并且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照片的,應當作出開庭審判的決定。但是,證據是否確實可靠,不是決定是否開庭審判的必要條件。
2、開庭審判前的準備:
(1)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不屬于合議庭組成人員由院長或庭長指定審判長。
(2)在開庭10日前,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
(3)將開庭的時間和地點在開庭前3日通知人民檢察院。
(4)傳喚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最遲在開庭3日前送達。
(5)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必要時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6)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3日前先期公開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7)有關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案件不公開審理;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已滿16歲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法庭審判:
(1)開庭。審判長應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是否公開審判;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名單;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告知被告人有辯護的權利等。
(2)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控辯雙方通過各自舉證、發表意見來揭露案件真實情況的過程,是法庭審理的中心環節。
具體程序有:公訴人宣讀起訴書;被告人、被害人陳述;訊問、發問被告人;核實證據等。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過去時行調查核實,當事人和辯掮,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法庭對于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3)法庭辯論。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有、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辨論。
(4)被告人最后陳述。它是法庭審判的必經程序。是指被告人陳述自己對案件的意見或表明自己的認識和態度,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能剝奪被告人最后陳述的權利。法庭的全部活動應當由書記員寫成筆錄、經審判長審閱后,由審判長和書記員簽名。
(5)評議和宣判。合議庭根據法庭審理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確定對案件如何處理并作出處理決定,合議庭評議秘密進行,分別作出如下判決:
①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②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③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評議結束后即可當庭宣判。當庭宣告判決,應當在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檢察院;定期宣判的,應當在宣判后立即送達判決書。
4、延期審理、中止審理和終止審理
5、第一審程序的期限,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1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
6、第一審程序的法律監督。《刑事訴訟法》第16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糾正意見”。
綜合上面所說的,公訴案件在進行開庭的時候就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準備材料,而對于法院同樣也要對案件進行準備不僅要進行通知開庭的時候,還要依法的通知被告者并且送達傳票,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規定流程的,這樣才能確保案件的公正性。
醫療訴訟庭前準備有哪些
交通事故訴訟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原告開庭前的準備什么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發生卻找不到肇事者怎么辦
2020-11-14公司沒注銷對法人影響嗎
2021-02-11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公租房拆遷,能和商品房一樣,獲得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07賓館拆遷,拆遷辦要求停業半年,這半年的損失拆遷方補償嗎
2021-01-02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