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中申請回避的人有幾種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民事訴訟申請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公證員回避的法定情形有幾種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取得實施強制許可單位可以允許他人實施嗎
2020-12-21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再保險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