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中申請回避的主體有哪些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公司法股東三個回避具體指的是什么
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時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0-11-19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土地轉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土地流轉的合法程序有哪些
2021-03-08拆遷后房產證可以改名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