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疑不起訴是否期限規定?
現行法律對存疑不起訴沒有期限限制,但是對不起訴規定了救濟途徑。不起訴的決定確有錯誤,應當撤銷不起訴決定,提起公訴。具體操作是:公安機關認為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如果發現不起訴決定確有錯誤,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撤銷不起訴決定,提起公訴。
二、存疑不起訴能否繼續適用強制措施
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公安機關在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決定并予以釋放后,立即對其采取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目的是為了便于對案件的進一步偵查,便于控制當事人(被不起訴人)。這樣做不妥。理由有三:
一是這樣做沒有法律法規乃至司法解釋依據。作為執法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法律未規定的權力不得行使,而作為守法者,法無禁止即可為。
二是這樣做不符合“釋放”的本質要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八條規定,不起訴決定,應當公開宣布,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被釋放意味著獲得自由,而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均是對自由的限制。
三是這樣做不符合不起訴的法律意義。檢察機關的不起訴決定具有在起訴階段終結刑事訴訟的法律效力,而所謂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跑、自殺、隱匿罪證、繼續犯罪或進行其他破壞活動,依法采取的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強制措施適用于刑事訴訟過程中,而不起訴決定的宣布,標志著刑事訴訟的終結,強制措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條件。
有關存疑不起訴的適用情況是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而定的,特別是對于犯罪事實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還存在犯罪證據不能支撐其犯罪事實的情況,這時為了避免出現誤判錯判的情況,是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執行存疑不起訴程序的。
存疑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
存疑不起訴給予國家賠償之合理是否可行
存疑不起訴算刑事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機構及公證員的哪些為違法行為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3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確定債權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19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審查合同包括哪幾個方面?
2020-12-10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