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通常對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除了那種一審終審制的案件,則一般都是適用的兩審終審制,即原則上二審作出的判決會馬上生效,而此時即使當事人不服,也是不允許再提起上訴了的。那到底這個兩審終審是什么意思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兩審終審是什么意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執行兩審終審制。所謂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理,即告結束的審判制度。
也就是說,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宣判的判決、裁定,尚不能立即產生法律效力,而允許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上訴或抗訴,經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后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宣判,立即產生法律效力,但是:
1、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執行兩審終審制,但是,依照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崔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制。
2、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執行兩審終審制,但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一審審判的案件,一經判決立即生效,不存在提起二審程序問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或抗訴,經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后,判決仍不能立即產生法律效力,還需報最高院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二、兩審終審制的例外情況
我國兩審終審制有四種例外:
1、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案件為一審終審。
2、判處死刑的案件,必須依法經過死刑復核程序核準后,判處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執行。
3、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規定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案件,必須經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判決、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執行。
4,、民訴中的小額訴訟程序
三、兩審終審有哪些缺陷
第一,不利于法律適用的統一。因為,終審法院的級別較低、數量龐大,各個終審法院對法律的解釋往往千差萬別、因地而異。
第二,一些終審法院的審判水平相對較低,第一審不當裁判難以通過上訴審得到糾正。
第三,不利于消除地方保護主義以及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人情關系的影響。
不管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其實大多數都是屬于兩審終審制的,不過也有例外情況,主要就是上述的四種情況,各位可以適當了解一下。通常對于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則一審之后就是生效判決,即為最終的審理。要是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什么人可以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代理人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申請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案件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28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害如何賠償
2020-11-22外國人同中國居民結婚的材料
2021-02-19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傷殘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10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