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下刑事案件會有第二審程序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判刑的人如果不服第一審判決、裁定是可以提出上訴,這樣的上訴既可以是口頭、也可以書面的。至于在什么情況可以提出上訴,法律是沒有作出任何限制,而是強調了,對于上訴權是不得以任何借口剝奪的,所以,想上訴的人在法定期限內提出上訴,那么就可以成立,即便是沒有任何理由上訴仍然是成立的。但是這里需要注意上訴的期限:判決是十日,裁定是五日。如果在這個期限內沒有上訴,判決或裁定就會自動生效。
二、審判監督程序和二審程序的區別
審判監督程序和二審程序都是為了糾正錯誤的判決和裁定,但是,審判監督程序是特殊程序。二審程序是普通程序,二者有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審理的對象不同。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它既包括已過法定期限沒有提出上訴、抗訴的第一審判決和裁定,也包括第二審判決和裁定;既包括正在執行的,也包括已經執行完畢的;而二審程序的對象只限于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審判決和裁定。
(2)提起程序的主體不同。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主體為最高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各級人民法院院長(須提交審判委員會決定)以及上級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提起申訴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不構成提起主體;而二審程序的提起主體則包括由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經被告人同意的近親屬、辯護人以及同級人民檢察院,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針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也可提出上訴。
(3)提起的理由不同。處于維護生效裁判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對提起審判監督的理由,法律有嚴格的限制,必須是經過有權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認真審查,有較充分的根據和理由認定生效裁判確有錯誤;而二審程序只要有合法的上訴或抗訴就能引起,不論上訴或抗訴的理由是否充分,第一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均必須依照二審程序進行審理。
(4)提起的期限不同。提起審判監督程序一般沒有法定期限限制,只要發現生效的判決和裁定確有錯誤,根據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精神,隨時發現,隨時糾正,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當然,如果原判錯將有罪判為無罪而需要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時,應受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限制;而二審程序的上訴、抗訴,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逾期而無正當理由的,二審法院不予受理。
(5)審理的法院不同。有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案件的法院,既可以是原審的第一審法院或第二審法院,又可以是提審的任何上級法院;而有權按照第二審程序審判案件的法院,只能是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
(6)量刑原則不同。按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的案件,相當于重新審理,不論提起的主體如何,審理后量刑時,根據事實和法律規定,既可加重,也可維持或減輕;而二審程序審理后的量刑,如果是被告人一方提起上訴的,須適用上訴不加刑原則,只能維持原判或減輕刑罰,而不能加重刑罰。
第二審程序與審判監督程序是有很大差異,這主要就體現在了上述六個方面。一般來講大多數刑事案件都是兩審終審制的,因而在對一審法院的判決、裁定不服時,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起上訴,此時啟動的就是二審程序。但是對于二審的判決、裁定結果不服,那么規定時間內可以申請再審,也就是啟動審判監督程序。
二審判決生效時間是多久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有哪些?
民事訴訟二審終審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監護人
2021-02-05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告知
2021-02-11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