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申請回避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申請回避的法律依據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當中的28條和31條規定,有一些人員是可以申請回避的,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對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不得參與辦理本案的一項訴訟制度。
二、刑事訴訟法規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人員適用回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于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06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回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對于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在當代社會國家規定的有回避制度,這個回避制度不僅僅是在民事訴訟活動當中存在,刑事訴訟活動當中依然是存在的,而且這樣的一種回避制度是有利于保證案件審理是非常的公平的,對當事人來說有利,所以必須要堅持貫徹執行回避制度。
民事訴訟法回避對象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回避方式有哪些?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發生后交警隊認定期限
2021-01-07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