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回避的種類有哪些?
1、自行回避
偵查人員的回避,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經有回避決定權的組織和人員決定同意自行回避的,即發生自行回避的效力。自行提出回避的人員,應退出對該案件的承辦或停止有關本案的職務活動。但是,對偵查人員的回避決定作出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2、申請回避
申請回避制度,是我國訴訟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某一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在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有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處理時,退出該案的審理。
3、指定回避
(1)公安機關負責人、偵查人員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之一,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他們回避的,應當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他們回避(《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 29 條);
(2)應當回避的人員(包括檢察人員、檢察長等),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應當決定其回避(《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 25 條);
(3)應當回避的人員(包括審判人員、法院院長等),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院長或者審判委員會應當決定其回避(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訴訟法解釋”第 26 條)。注意:指定回避的前提是,應當回避的人員本人沒有自行回避而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
二、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類的回避,某種程度上都是為了確保案件的偵辦和司法公正,不因為這些特殊的關系而受到影響,就像是法官如果是被害人的近親屬,法官如果不回避,在對犯罪嫌疑人審判的過程中,誰也不能確保法官會不會把個人的情緒摻雜在其中。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哪些情況下民事訴訟法院人員要回避?
刑事訴訟法律師回避是否有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未做鑒定可否先行起訴
2021-01-022020醫療糾紛官司怎么打,需要準備收集哪些證據
2021-03-15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五保戶誰贍養誰繼承嗎
2021-01-19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