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抗訴的條件和時效是什么?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根據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判決、裁定,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同級人民法院再審時,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就訴訟費負擔的裁定提出抗訴,沒有法律依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違反法律、法規規定":
1、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主要證據不足;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
3、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裁判;
4、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二、刑事抗訴的時效
《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第181條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刑訴》第二百零八條第二款第一項: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以,如果你是一審案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上訴,否則經過10日開始判決開始執行,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兩日。
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對于司法判決不服的或者認定法律適用有錯誤的情況下,可以向檢察機關提出刑事抗訴,但必須按照司法機關的程序來進行合法的處理,也可以請求辯護律師對相關事項進行認定后來進行合法的辦理,避免出現違反程序的問題。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喝酒打人賠償多少錢
2020-12-15危房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6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追尾造成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2-13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