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未成年案件宣判不公開原則的目的是什么?
制定未成年案件宣判不公開原則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判,指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了法庭評議以外,一律公開進行。它是刑事審判的一項基本原則。公開宣判時允許記者采訪和報道。
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1、審判公開的例外:
(1)涉及國家秘密;
(2)涉及個人隱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司法解釋規定是指開庭時的年齡);
(4)涉及商業秘密。(司法解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提出申請。)
2、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于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3、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定。
4、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也必須公開。
三、刑事審判的公開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
(1)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2)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在我國,未成年人只有在實施了很嚴重的犯罪行為時,才會被司法機關起訴,但是對于此種案件,不會公開審理。為了讓更多的社會公眾,了解常見或者是新穎的犯罪手法,任何案件都是需要公開宣判的,此時記者可以采訪。
未成年人在高速公路上被撞,高速公路承擔怎樣的責任
未成年聚眾斗毆罪該怎么處罰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終結合后伙人能否要求返還股金呢
2021-03-08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