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對犯罪嫌疑人最后進行定罪量刑的時候,那么一定是對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行都有著嚴格的法律依據,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確實觸犯了我國刑法當中的某一項法條,應該承擔怎樣的刑事責任,這些都是有證明標準的。而且在刑訴法當中對證明標準也有要求。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證明標準是什么?
一、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證明標準是什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明標準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對此可以作以下理解:
(1)據以定罪的證據均亦查證屬實;
(2)案件事實均有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
(3)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4)對案件事實的證明結論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
二、刑事證明標準的重構
我們認為,刑事訴訟的根本任務是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因此,刑事訴訟證明標準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是此罪抑或彼罪。其次是訴訟程序是否合法,公正和有效率。基于此,筆者認為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應是二元化,而不應僅是“客觀真實”或者“法律真實”的一元化實體標準。二元化的訴訟證明標準應包括:一是實體標準,即應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實體標準,我們稱之為要件說;二是程序標準,即應以司法機關的訴訟證明活動是否嚴格按照程序法的規定進行,也就是說程序是否合法、公正和有效率。犯罪構成是刑事法律規定的,決定某一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并為成立犯罪所必須的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的總和。行為人的行為具備主客觀要件符合刑事法律規定,并具有社會危害性,則行為構成犯罪,依法應予追究刑事責任;反之,行為不構成犯罪, 應屬公民的自由行為。可見,犯罪構成是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最為直接、明了的界限或標準。刑事訴訟的根本任務就是要解決行為人罪與非罪,此罪抑或彼罪的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刑事訴訟證明的實體標準是科學的立法界定。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刑事訴訟證明標準,還有以下理由可以作為明證。
首先,犯罪構成要件是立法者在對每一罪名的構成要素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的基礎之上,對人類行為客觀事實的法律化。即立法者制定法律規范即是對行為危害性充分認識后以法條的形式公布于眾。刑事犯罪構成要件就是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上形成的科學認識,是一種客觀真實的法律化。因此,以是否具備犯罪構成作為刑事訴訟證明標準既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又與我國 “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相一致。
其次,以犯罪構成是否具備作為訴訟證明標準,符合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罪刑法定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的高度概括。這一原則是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在反對封建專制特權過程中確立的基本刑法觀,后來逐漸演化為世界刑法的基本原則。刑事訴訟的任務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在訴訟活動中,通過控辯雙方的舉證活動,揭示出行為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某一罪名的構成要件,并決定是否科處刑罰。在法治文明日漸發達的今日,任何決定對行為科刑處罰的裁決都不得違反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只有符合特定罪名構成要件的行為才是刑事訴訟所要揭示的行為。
第三、從司法實踐來看,任何司法活動都是一個三段論式的判斷活動公安機關根據自己查明的事實,進行分析、綜合、判斷事實是否符合某一犯罪構成要件,如果不符合,這些查明的客觀事實并不具有法律意義;如果符合,則將案件材料移送給檢察機關。檢察機關依據查明的案件事實,進行審查判斷,如果實體上不符合某罪的構成要件,程序上不符合起訴條件,則做出不起訴決定或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如果實體上符合某一犯罪的構成要件,程序上不存在違法之處,則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審判機關更是注重控辯雙方提供的證據是否能證明行為人的犯罪事實是否符合某一犯罪的犯罪構成,符合則做出有罪判決,不符合則做出無罪判決。可見,公安司法機關的偵查、起訴、審判活動均是圍繞一個共同的基點即是否具備犯罪構成而展開,司法實踐中的活動表明,只有犯罪構成才是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而且這一標準也為證據的調查和運用指明了方向,具有簡明扼要、操作性強的特點。
第四,從我國立法上看,《刑事訴訟法》第162條規定“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是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這是一種共識。但由于對該條理解的偏差,引發了客觀真實與法律真實的大爭論。筆者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理解為通過訴訟活動,控辯雙方充分運用訴訟手段,根據法院確認的證據所證實的案件事實符合某一犯罪的構成要件。應著重在“清楚”的程度上必須達到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標準即是否具備某一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而不應糾纏于查清的事實是法律上的真實還是客觀的原本事實。
簡單一點理解,其實刑事訴訟法當中的證明標準也就是要求案件的事實必須清楚,證據必須是確實充分的。也就是說,首先證據方面的收集都是合法的,而且對案件的證明結局是唯一的,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量刑定罪的。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公司跨區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