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居住和居住權有什么區別嗎?
沒有區別。
長期居住權,也叫作居住權。德國法上指物權性質的承租人居住于建筑物內的權利。德國民法承襲羅馬法的觀念,將租賃權視為債權,否認其對第三人有對抗力,因而未能抑制出租人的解約權,使承租人利益得不到足夠保護。為改變這一狀況,曾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契機制定承租人保護法,并于1930年將其吸收于民法典中,1951年3月15日正式制定居住所有權法,承認建筑物的承租人對住居享有具有物權性質的長期居住權。
居住權的性質:
第一、居住權作為一種獨立的用益權制度,屬于物權,是一種他物權。由于居住權人可以對房屋直接行使其權利,但房屋所有人并無為之有積極作為的義務,故居住權屬于物權。同時,又由于居住權只有在他人所有的房屋上設定,因而居住權又屬于他物權。
第二、居住權的主體范圍限定為特定的自然人。因為羅馬法設立該制度的初衷就是:隨著“無夫權婚姻和奴隸的解放日多,每遇家長亡故,那些沒有繼承權又缺乏或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的生活就成了問題。因此,丈夫和家主就把一部分家產的使用權、收益權等遺贈給妻或被解放的奴隸,使他們生有所靠,老有所養。”故法人或其他非法人團體(如合伙團體)不可以成為居住權主體,其主體范圍具有有限性。
第三、居住權的客體為他人的所有的建筑的全部或一部分,還包括其他附著物。如中國物權法征求意見稿就明確規定:居住權的客體為他人的住房以及其附著物。故在自己的房屋上不能設立居住權。
第四、居住權是因居住而對房屋進行使用的權利,也就是為特定的自然人的生活用房的需要而設定的權利。居住權人只能把所取得的房屋用于生活需要,對房屋的使用只能限于為居住的目的,而不能挪作他用,比如用作商業房等。但也有學者認為當雙方當事人有約定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居住權人可以將少量的房屋予以出租以獲取收益。
第五、居住權具有時間性,期限一般具有為長期性、終身性。這點也是居住權的一項重要特征。居住權的期限可由當事人在合同或遺囑中確定或約定,如果沒有對期限作出明確規定,則應推定居住權的期限為居住權人的終身。這是因為居住權是用來供沒有房屋的人居住的,所以權利人對房屋的居住權如果沒有約定的話,應當理解為與其生命共始終。
以上就是長期居住和居住權的有關的區別了。這兩者在法律上的區分是很有必要的,它們是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所有權歸屬的依據之一。所以說還是要好好了解下它們的區別。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0-11-24北京港澳通行證辦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21沒有工傷鑒定怎么辦理,超過一年是否還可以辦
2020-11-27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