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疑不起訴案件要滿足什么條件
根據刑訴法第一百四十條第四款的規定,適用存疑不起訴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案件必須經過補充偵查。這是程序條件,這里涉及到的問題有兩個:
1.由誰負責補充偵查。
法律規定可退回偵查機關補查,也可以由檢察機關自行補查。現在多數人贊同由公安機關補查,筆者贊同這種觀點。因為,第一,公安機關查過該案,熟悉偵查的過程和癥結所在,加上其偵查裝備水平優于檢察機關,這樣就可以避免重復勞動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這一做法也是憲法確定的三機關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原則的具體體現。當然,若原偵查人員有徇私舞弊嫌疑的可由檢察機關補查。
2.補查的次數是否必須有兩次。
一般還是應以兩次為宜。因為既然是證據不足,那就意味著此案有諸多疑點,應至少補查兩次。現行刑訴法對此規定就是為了解決1979年刑訴法造成的無限期濫用退偵手段導致的種種弊端。
(二)案件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這是實體條件。值得一提的是,這里證據不足是指基本犯罪事實的不足,對那些多個罪名多個犯罪事實的案件,如果僅僅是某一罪名或某一事實不清楚,并不足以影響對整個案件的起訴。
二、存疑不起訴后能否再提起公訴
有人認為,檢察機關作出對存疑不起訴案件發現新證據后可提起公訴的規定,一方面突破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為該法并未規定存疑不起訴后發現新證據可以再行起訴;另一方面,該規定對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極為不利。這種不利表現為:對于存疑不訴的被不起訴人,社會上對其會有不清不白的評價,罪與非罪懸而未決,社會各方面的排斥和冷遇時時可遇,日常活動很難開展。同時,由于高檢院對何時發現新證據可再行起訴未作限制性規定,對未發現新證據的人,其直到死還會有案件掛著。因此,一些學者建議取消存疑不訴后再可起訴的規定。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我國法制的基本原則。《刑法》第四條也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控訴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是公安、檢察機關的基本職責。公安、檢察機關作為控訴犯罪的專門機關,理所當然有權力、也有責任在發現新證據,足以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公訴。
司法實踐中,常有一些案件,由于關鍵證人短期內無法找到,共同犯罪案件其他犯罪嫌疑人在逃等原因,在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述的情況下,往往很難排除一些合理懷疑,而基于辦案期限,為保障人權,只能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但這并不是說犯罪嫌疑人客觀上沒有犯罪,一旦相關證人找到,或者共犯被抓獲,案情就會顯得清清楚楚,此時如能證實原先被不起訴的犯罪嫌疑人有罪而不將其交付審判,實有悖違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當然,作為公安、檢察機關也不應忽視客觀存在的社會對存疑不起訴人的消極評價,為保障其權利,應加大對存疑不起訴案件的補查力度,盡量縮短查清案件的時間,早日給存疑不起訴人一個有罪無罪的明確結論。對此,有學者提出公訴時效的概念,即對存疑不起訴后再起訴權的行使規定一個合理的期限,從檢察機關不起訴決定宣布之日起計算,在該期限內,檢察機關對被不起訴人未能提起公訴的,不再保留公訴權。筆者認為該建議有其合理性,值得研究。
存疑不起訴也成為證據不足不起訴,一般在經過偵查機關至少兩次補充偵查之后,發現其實并不存在足夠充分的證據,證明嫌疑人確實有犯罪,并且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而在決定不起訴之后,若是又有新的證據出現,那么還是可以再次提起公訴。
存疑不起訴是否國家賠償?
刑事訴訟法存疑不起訴是什么意思
存疑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