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抗訴根據那條法律執行?
《刑事訴訟法》第228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據此,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刑事訴訟法》所指的是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的抗訴。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
二、檢察在刑事抗訴程序包括幾種?
刑事案件抗訴程序一般分為兩種,一是下抗上審,二是同抗同審。刑事抗訴包括上訴程序的抗訴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前者是指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刑事抗訴包括兩種形式: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第二審程序抗訴的條件是:
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
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
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事實上,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雖然不應該受到任何因素的影響,但是人民法院的審理職權也是需要有人民檢察院及社會各界的民眾去進行監督的。刑事案件的抗訴權就賦予了人民檢察院,如果人民檢察院認為一審或者二審的判決結果都不存在著任何問題的話,檢察院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抗訴。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婚前的房產怎么分
2021-02-14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一房多戶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0離婚時夫妻拆遷安置房怎樣分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