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公訴人不為受害人抗訴可以自己上訴嗎?
被害人不能提起抗訴,抗訴權只能由檢察院提起,被害人如果不滿判決,應該向公訴人(也就是檢察院)提起申訴,檢察院如果支持你的請求,就會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訴。刑事部分被害人不能上訴,如果有附帶民事賠償,可以上訴。
上訴是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或評審決定,在法定期限內,依法聲明不服,提請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活動。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行法律監督的重要形式。抗訴分為依上訴程序和依審判監督程序兩種提出方式。對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同級人民檢察院可在抗訴期限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可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法院應依法再審。再審時,人民檢察院應派員出庭。
二者區別:
1、主體不同。有權上訴的主體,刑事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獨立、完整的上訴權。被害人沒有上訴權,但有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權利。
2、理由不同。上訴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訴。抗訴必須是人民檢察院認為原裁判確有錯誤。
3、提起方式不同。上訴的方式,既可以采用書狀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抗訴的方式,不能采用口頭形式,應當提交抗訴書。
4、上訴、抗訴的途徑不同。上訴的途徑:提出上訴既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
抗訴的途徑:提出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檢查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審法院提出。
抗訴的形式: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可見,在刑事案件中,如果檢方就是公訴方不支持受害人進行抗訴,受害人就不能進行上訴,如果案件中涉及到民事賠償,那么受害人是可以就民事部分進行抗訴或者上訴的。總之,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觸犯到法律就一定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法律也會嚴格尊重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刑事案件中申訴駁回還可以申訴嗎
誰來承擔醫療事故的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爺爺坐過牢影響孫子嗎
2020-11-28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承包合同格式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