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哪些公開進行公開宣判?
需要進行公開宣判的案件有: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案件;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的以外,其它案件都應當公開。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先期發布公告,允許群眾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報道,在法庭審理中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都可以公開陳述作證,進行辯論,行使合法的訴訟權利。
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先期發布公告,允許群眾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報道,在法庭審理中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都可以公開陳述作證,進行辯論,行使合法的訴訟權利。公開審判有利于加強群眾監督,保證辦案質量。
二、不公開審判的案件
法院審判案件公開進行的訴訟原則。開庭時間、地點對外公開,允許公眾旁聽和新聞記者采訪。審判公開原則最早為資產階級啟蒙學者所提出,以反對封建司法中的秘密審判、私設法庭、專橫擅斷。后為各國普遍采用。在中國,依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下列情況不公開審判:
(1)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案件,一律不公開。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歲以上不滿16歲的一律不公開;16歲以上未滿18歲的,一般也不公開。
(3)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上述案件不論是否公開審理,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公開審判是相對于秘密審判而言的。公開審判取代秘密審判是訴訟制度文明進步的表現。在封建專制社會,審判多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審判過程不僅不公之于眾,甚至在當事人之間也相互隔離。秘密審判的不合理性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受到進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公開審判制度逐漸成為現代各國的一項重要訴訟制度。
我國的法律中明確規定了不公開審判的案件類型,所以除這些案件外的案件都應當進行合法的公開宣判。在司法實踐中,公開宣判案件對國家的普法宣傳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通過對相關案件的公開宣判,達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并使司法案件的判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和檢察。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
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是怎樣的
拘役緩刑會當庭宣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有些什么特征
2020-11-10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1-01-2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