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刑訴法一定要請見證人的條件是什么?
1、證人證言是刑事訴訟中的主要證據形式,刑事訴訟法中涉及到證人的條款較多,不能累述。總之,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2、相關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并且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3、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刑訴法的國際原則
國家追訴原則、控審分離原則、無罪推定原則、公正審判原則、禁止強迫自證其罪原則、禁止雙重危險原則。
國家追訴原則
1.檢察官代表國家向法院提出公訴,要求法院通過審判確定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2.檢察官是否提起公訴,不以被害人的意志為轉移。
控審分離原則
1.刑事追訴權和裁判權分別由警察、檢察機關和法院各自獨立行使。
2.法院的審判必須在檢察機關提出合法起訴的前提下才能啟動,即不告不理。
3.法院審理和裁判的對象及范圍必須受檢察官起訴對象和范圍的限制,不得審理未經起訴的被告人和行為。
無罪推定原則
任何人在未經法院依法確定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應該被推定或假定為無罪。
公正審判原則
審判程序應該使那些可能受裁判結果不利影響的人有效參與到裁判制作過程。
禁止強迫自證其罪原則
1.任何提供言詞證據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證人),對于那些可能使本人陷入不利境地的問題,都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2.提供言詞證據的人在自愿情況下作出的不利于己的證言,可以采納為證據。
3.為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受強迫的情況下作出有罪供述,法律必須賦予其一系列的權利。
禁止雙重危險原則
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為而受到兩次以上的刑事訴訟、審判和科刑。
在我國刑訴法一定要請見證人的條件是證人證詞必須要經過被害人、被告人雙方質證后才能作為法律證據,后期才可作為定案的依據。另外還有規定,對于知道案情情況的人員,都可以作為證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證人,都有這個義務。刑訴法的國際原則也是全球通用的。
刑訴法定不公開審判的情形有哪些?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刑訴法的近親屬是哪些?有什么權利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3-22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