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證明對象包括什么,包括哪些內容?
刑事訴訟中的證明對象應當包括兩個方面:
(一)實體法事實。
指對解決刑事案件的實體處理即定罪量刑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這是刑事訴訟中基本的、主要的證明對象。案件的實體法事實,由有關的刑法規范所規定。具體內容包括:
1、有關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這是證明對象的核心部分。包括犯罪客體、犯罪主體、犯罪的客觀要件、犯罪的主觀要件。
2、影響量刑輕重的事實情節。量刑輕重,包括從重、加重、從輕、減輕及免除處罰。這些事實情節有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法定情節如主從關系、未遂既遂、自首立功以及是否累犯等。酌定情節如動機、手段是否惡劣,認罪與否等等。凡對量刑有影響的事實情節均應舉證證明。
3、排除行為的違法性和可罰性的事實。排除行為違法性的事實,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險以及行使職權等。排除行為可罰性的事實,指法律規定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被告人死亡的等。
4、被告人個人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文化程度、職業、住址以及有無前科等。確定被告人身份,對于案件處理具有一定意義。
(二)程序法事實。
指對于解決案件的訴訟程序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由于程序問題對案件的實體處理產生重大影響,而且訴訟過程中,司法機關有責任正確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因此,關系到程序法適用的事實也是證明對象。在刑事訴訟中視案件的具體情況需要加以證明的程序法事實主要有:
1、關于應否審理和管轄的事實;
2、關于申請回避的事實;
3、關于對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人身強制措施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的事實;
4、關于對案件采取搜查、扣押等強制性偵查措施是否合法的事實;
5、關于其他取證程序合法性的事實;
6、關于訴訟期間延長或被延誤的事實;
7、其他關于程序法的事實,如延期審理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等。
二、總結
民事訴訟中,證明對象是訴訟證明活動中的首要環節,只有先解決了證明對象的問題,才能解決證明責任、證明方法、證明程序、證明標準等問題。另外,民事訴訟證明對象問題在實踐中的運用意義重大。但是,這方面理論上的研究我國又非常薄弱,程序法事實與證據事實是否屬于證明對象范圍爭議很,而對證明對象之內容也欠缺審視歸納,導致實踐運用非常困難。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申請書怎么寫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權利質押的法定原則是什么
2021-02-11未成年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2021-01-21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