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
一、共同犯罪的主體要件
二人以上犯罪主體。
“二”人以上的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犯罪主體與單位犯罪主體。自然人犯罪主體,是指刑法規定的,實施構成要件行為、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與沒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構成共同犯罪。兩個以上的犯罪主體構成共同犯罪的,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1)兩個以上的自然人犯罪主體構成共同犯罪;(2)兩個以上的單位犯罪主體構成共同犯罪;(3)自然人犯罪主體與單位犯罪主體構成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的主觀要件
共同的犯罪故意。
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明知他們的共同犯罪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心理態度。
三、共同犯罪的客觀要件
共同的構成要件行為。
共同的構成要件行為,是指刑法所規定的,各共同犯罪人意識與意志支配下的,危害社會身體動與靜的活動整體。
四、不屬于共同犯罪的情形
(1)共同過失行為:是指二人以上基于意思聯絡,在過失心態的支配下共同造成了危害結果的發生。我國《刑法》(1997年)第25條第2款已經明確規定:“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
(2)故意行為與無罪過行為:是指一方故意犯罪,他方與故意犯罪者存在著協同的行為,但是主觀上既無故意也無過失,盡管這種協同行為具有行為的共同性,但是由于主觀上缺乏意思聯絡,因而不構成共同犯罪。
(3)故意行為與過失行為:是指一方故意犯罪,他方過失犯罪,由于兩者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因而不構成共同犯罪。
(4)超出共同故意的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中,部分共同犯罪人超出共同犯罪故意之外又實施了其他犯罪行為,則超出共同犯罪故意之外的犯罪不屬于原先的共同犯罪。
(5)同時實施故意內容不同的行為: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均以故意心態實施著協同的侵害行為,但是這種故意心態的性質內容并不一致而缺乏主觀上的意思聯絡,因而不構成共同犯罪。
(6)事先無通謀的窩藏、包庇行為:是指在他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并不存在共同謀議,而是在他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后給予窩藏、包庇,由于缺乏共同的犯罪故意,這種事后的窩藏、包庇行為與他人的犯罪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反之,假如在他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前與他人共同謀議,在他人實施犯罪行為之后給予窩藏、包庇,則這種事先有通謀的窩藏、包庇行為與他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
綜上所述,所有的犯罪都可能不止有一個犯罪人而可能是經過多人共同考慮之后才做出的違法活動,所以此時應該將他們作為是一個整體進行處罰而不能單獨處罰而違背了公正的原則,但是共同犯罪因為情況特殊而需要法院謹慎判斷。
共同犯罪中主犯刑事責任如何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