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常會出現語言不通的情況,十分耽誤案件的處理效率。那么這時,就需要刑訴法翻譯人了。刑訴法翻譯人的職責有哪些呢?刑訴法對翻譯的規定又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來為大家進行詳細的一一講解與說明,讓大家了解一下刑訴法法翻譯人員。
一、刑事訴訟法翻譯人員的概念與條件
1、翻譯人員的概念、條件。
翻譯人員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接受公安司法機關的指派或者聘請,為參與訴訟的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少數民族人員、盲人、聾人、啞人等進行語言、文字或者手勢翻譯的人員。
2、 翻譯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
(1)能夠勝任語言文字翻譯工作,有為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的能力。
(2)應當與案件或者案件當事人無利害關系,否則應當回避。
3、.翻譯人員的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二、翻譯人員在刑事訴訟中享有以下訴訟權利:
(1)了解與翻譯有關的案件情況。
(2)要求公安司法機關提供與翻譯內容有關的材料。
(3)查閱記載其翻譯內容的筆錄,如果筆錄同實際翻譯內容不符,有權要求修正或補充。
(4)獲得相應的報酬和經濟補償。
翻譯人員在刑事訴訟中應當承擔以下義務:
(1)實事求是,如實進行翻譯,力求準確無誤,不得隱瞞、歪曲或偽造,如果有意弄虛作假,要承擔法律責任。
(2)對于提供翻譯活動所獲知的案件情況和他人的隱私,應當保密。
三、翻譯人員的工作條件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外國人犯罪適用中國刑事訴訟法的案件,公安機關和人民法院在辦理時應當遵守如下規定:
1、公安機關在辦理時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犯罪嫌疑人通曉中國語言文字而不需要他人翻譯的,應當出具書面聲明;不通曉中國語言文字的,公安機關應當為他提供翻譯。外國籍犯罪嫌疑人自己聘請翻譯須經公安機關批準;并且自己承擔翻譯費用。
2、發生重大的或者可能引起外交交涉的外國人犯罪案件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案件辦理情況報告公安部。公安部商外交部后,應當單獨或者會同外交部聯名將案件進展情況等及時通知中國駐外使館、領事館。
3、 需要對外國人采取拘留、監視居住、取保候審的,應當經省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后,將有關案情、處理情況等于采取強制措施的48小時以內報告公安部,同時通報同級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綜上所述,刑訴法翻譯人員在涉及到語言不同的刑事訴訟案件時出現,對案件的審理過程起到推進的作用。同時翻譯人員的工作要求極為嚴格,需要翻譯人員有著極高的語言、邏輯、編寫抄錄的基本素養。通過小編的講解,相信大家已經對刑訴法翻譯人員的概念與工作要求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理解。
刑訴法押回再審的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取保候審算不算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2021-01-23拘留黨員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7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稅收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2021-01-09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