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發生往往都是因為出現了實際受到傷害的受害人,在追究侵害人的責任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讓其負責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并且盡可能挽回損失以及安撫其受傷的情緒,但是很多人有疑問,刑訴法賠償受害人規定中有沒有精神賠償?
一、刑訴法賠償受害人規定中有沒有精神賠償?
沒有。刑訴法賠償受害人的規定中并不包含了精神賠償,而根據司法解釋,法院也很難支持。
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 17號)明確規定:“根據刑法第三十六條和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以及我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修訂前為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即將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僅限于“物質損失”。有人認為侵權行為人已因自己的行為承擔了刑事責任,付出了喪失人身自由的代價,對受害人而言就是一種最大的精神撫慰,不需要再承擔民事責任,否則有雙重處罰之嫌。
總之,本來說給付一定的精神賠償從公平和道德角度是合理的,但是在實際計算的操作中往往會因為主觀性太強而不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此時就容易因為賠償的事宜再次引發額外的糾紛。
刑訴法押回再審的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履行完畢后,受害人能否再次起訴要求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和入股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破產和解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2020-12-05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