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受害人抗訴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受害人對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或者二審判決結果不服時,有權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檢察機關提出抗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百一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二百一十八條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第二百一十九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刑事抗訴的形式有哪些
刑事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認為刑事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按照法定訴訟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并作出改判的法律監督活動。
(一)刑事抗訴包括兩種形式: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二)第二審程序抗訴的條件是:
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
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
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3、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4、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抗訴是有時間期限的,只有在規定的時間期限之內人民法院才會進行受理。人民法院的裁決判定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不服氣的,在規定時間上訴就可以,不上訴那就是默認的同意人民法院的判決,不履行判決書就是違法行為。
一審終審能否申訴或者抗訴?
刑訴法規定刑事抗訴能改判嗎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和正式工的區別
2021-01-22補償安置協議可以行政訴訟嗎
2020-12-17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勞動安全衛生的定義,勞動安全風險有什么
2020-12-25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