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司法公信力就是要通過刑事訴訟法的實踐才得以保障的,刑事訴訟法當中制定的立案登記制度也是現代化法律概念的體現之一。立案登記首先就擴大了法院對于刑事案件的受案范圍,對于國家有關部門的工作壓力也能夠適當的減少。但是下面我們主要了解的內容是刑事訴訟法不予立案的規定是什么?
一、刑事訴訟法不予立案的規定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根據這一規定,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由此得知,刑事訴訟法不予立案主要是發生在當事人的犯罪情節是特別輕微的,而且在案件已經過了訴訟時效的情況下也根本就沒辦法立案了,或者就是有些案件是屬于當事人自己告訴的公安機關才會立案,在被告者跟犯罪嫌疑人已經死亡的情況下,刑事訴訟法當中也明確了這種情形不予立案。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公職人員違規違紀受處分后是否能保留其工作
2021-01-03創傷性關節炎能評殘嗎
2020-11-14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定期人壽保險是怎么進行理賠的
2021-02-12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