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刑事訴訟法當中的期限規定我們可以知道不管是在一審當中還是二審當中都是有審限的規定的,但是一審與二審當中的審限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從相關的法律規定當中比較得出結論,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刑事訴訟法審判期限的規定是怎樣的吧
一、一審法院將案件移送二審法院(一個月左右)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條規定:“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交原審人民法院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稱《刑訴解釋》)第三百零二條規定:“上訴人通過第一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上訴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上訴期滿后三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第三百零三條規定:“上訴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后三日內將上訴狀交第一審人民法院。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上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在接到上訴狀后三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雖然《刑事訴訟法》對原審法院移送案卷、證據提出了“三天以內”的期限要求,但實際上由于一審法院工作流程、人力調配、上下級法院協調等原因導致一審法院在收到上訴狀后基本不可能在三日以內將案卷移送二審法院。在實際情況中,一審法院往往是在收到上訴狀后的一個月左右才將案卷整理完畢,移送二審法院。
二、第二審法院審查立案并移送業務審判庭(十五日左右)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規定立案機構應當在決定立案的三日內將案卷材料移送審判庭;第八條規定:“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中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立案庭承擔有關法律文書送達、對管轄權異議的審查、訴訟保全、庭前證據交換等庭前程序性工作的,向審判庭移送案卷材料的期限可不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七條“立案機構應當在決定立案的三日內將案卷材料移送審判庭”規定的限制,但第一審案件移送案卷材料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二十日,第二審案件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三、二審法院同級人民檢察院閱卷(通常一至兩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公訴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都應當派員出席法庭。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決定開庭審理后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查閱完畢。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刑訴解釋》第三百二十條規定:“開庭審理第二審公訴案件,應當在決定開庭審理后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自通知后的第二日起,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在接到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開庭、查閱案卷通知后,可以查閱或者調閱案卷材料,查閱或者調閱案卷材料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一個月以內完成。在一個月以內無法完成的,可以商請人民法院延期審理。”
進入二審程序的案件如果開庭審理,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出席法庭,那么就需要對案卷進行查閱以作準備。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二審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完成閱卷,但是《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在《刑事訴訟法》的基礎上作了“突破”,留了一個“在一個月以內無法完成的,可以商請人民法院延期審理”的后門。我們在辦理一些重大疑難的二審案件時,就時常會遇到人民檢察院以無法在一個月內完成閱卷而申請延期的情況。
四、二審法院審理期限(二至四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案件應當在二至四個月之內審結。
五、不計入審理期限的延期審理(一個月以上)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規定:“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下列期間不計入審理、執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辯護人,法院決定延期審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審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準備辯護的時間;
“(三)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延期審理建議后,合議庭同意延期審理的期間;
“(四)刑事案件二審期間,檢察院查閱案卷超過七日后的時間;
“(五)因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院決定延期審理一個月之內的期間;
……”
上述可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情形之間可接連出現,而在司法實務中,法院如果需要更長的審理期限,往往會與辯護律師協商,要求辯護律師以需要調取新的證據為理由延期審理。因此,不計入審理期限的時間往往長達一個月以上。
六、重新計算審理期限的延期審理(退回補充偵查,每次三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第二百零二條第三款規定:“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刑訴解釋》第二百二十三條規定:“審判期間,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建議延期審理的,合議庭應當同意,但建議延期審理不得超過兩次。”
根據上述規定,當正常的審理期限屆滿時,人民檢察院退回補充偵查一個月后將案件移送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兩個月的審理期限,那么兩次退查機會將使得審限可以延長六個月。
綜合上述法律、司法解釋對刑事案件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可以發現由于存在案卷交接、重新鑒定等不計算在審限內又不可控的因素,我們是難以準確算出刑事案件二審審理期限最長有多久。但是我們可以按較保守的算法對審限進行計算:
1(移送二審法院) 0.5(二審法院立案) 2(檢察院閱卷) 4(正常審限) 1.5(不計入審限的時間) 6(重新計算審理期限)=15個月
也就是說,在沒有“刻意”拖延審限的情況下,法院在接到上訴狀之后,可能會在15個月之后才“依法”作出二審判決。
綜上所述,關于刑事訴訟法審判期限的規定是怎樣的,小編已經為大家整理出來了,關于審限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不管是在一審還是二審當中都是通過固定的期限來保證司法活動的正常進行,當然如果刑事訴訟法還有其他的目的的話,就要從其他的角度出發了。
證據保全的期限是多久
收購要約的期限是多久
生育保險報銷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栽贓誹謗的責任如何認定,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08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