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犯罪人員在犯罪后會受到法律的處罰,處罰方式有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等等,但犯罪人員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還可能造成被害人的物質損失,這時,被害人有權在刑事訴訟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也在我國刑訴法第99條中作了規定。那刑訴法第99條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刑訴法第99條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九條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二、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九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九條、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如下:
第一條 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條 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第三條 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第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權利構成犯罪,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國家賠償。
第五條 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受損失的單位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后,查明被告人確實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應當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除了對犯罪人員進行處罰外,還可以對受害者的損失進行民事賠償,保障了受害者的合法權益。附帶民事訴訟提出的前提是犯罪人員對受害者造成了物質損失,而對于受害者針對精神損失提出賠償的附帶民事訴訟,法院不會受理。
什么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人是被扶養人
2020-12-30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2020年舊房拆遷補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26拆遷分的安置房的房產證要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1-01-11延慶拆遷補償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