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上,刑事訴訟案件往往會有各類不同的情況發生。這讓案件的當事人感到迷惑,無法正確并且準確的運用刑事訴訟法為自己進行辯護,致使嫌疑人未受到應有的懲罰。那么刑事訴訟法辯護分類具體有哪些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刑事訴訟法辯護分類具體有哪些
自行辯護
自行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針對指控進行反駁、申辯和辯解的行為。這種辯護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無論是在偵查階段,還是在審判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為自己辯護。
委托辯護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2、公訴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2)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3)對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應當自人民檢察院的刑事偵查部門將該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部門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
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開庭前10天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指定辯護
指定辯護只適用于審判階段,被指定的辯護人只能是律師。指定辯護包括:
1、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提供辯護。最高人民法院《解釋》對“可以指定”辯護人的情況作了具體規定,包括:
(1)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經濟困難標準的;
(2)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庭經濟狀況無法查明的;
(3)本人確無經濟來源,其家屬經多次勸說仍不愿為其承擔辯護費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辯護人的;
(5)具有外國國籍的;
(6)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7)人民法院認為起訴意見和移送的證據材料可能影響正確定罪量刑的。指定的辯護人,應當是依法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
2、被告人盲、聾、啞或者限制行為能力,或者在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從以上內容可以得出,刑事訴訟法辯護分類主要為自行辯護,委托辯護,指定辯護這三種形式。除此之外,應根據被害人或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辯護。不同的案件應根據不同的種類進行有效的辯護,其他情況依據具體案件而定。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公司犯罪法律顧問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6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