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人們在法治社會美好生活的保障,各類法案也隨之不斷更新出臺,當前新刑訴法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新和完善,并且新刑訴法的出臺也對立案有了新的要求。那么新刑訴法立案有哪些要求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新刑訴法立案
立案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為依據,但這并不意味著有了一定的事實材料就能立案。只有當這些材料所反映的事實符合立案的條件時,才能做到正確、及時、合法立案。
立案的條件,是指立案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也就是決定刑事案件成立、開始進行刑事追究所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正確掌握立案的條件,是準確、及時地解決應否立案問題的關鍵。
刑事訴訟法第110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根據這一規定,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當然,立案僅僅是刑事訴訟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尚不能要求證據達到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為何人以及犯罪的目的、動機、手段、方法等一切案情的情節。但是,在這一階段必須有一定的證據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新刑訴法在立案上有了更加具體的要求,需要確切的犯案條件和事實材料方可立案,禁止憑空捏造和任意造謠。除此之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法定條件,才能對案件進行立案追究。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民事案件上訴立案期限是多久
公安立案偵查有期限嗎?立案偵查有什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開庭審理之后還能提交新證據嗎
2021-03-15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續保
2021-01-21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