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犯罪是一種傷害他人,喪盡天良的惡劣行為,尤其是刑事犯罪,它能使一個甚至多個家庭家破人亡,對社會而言有著極其惡劣的影響,當今社會對于這樣一種犯罪也有著明確的法律來制裁它,各部位機關對于這種刑事犯罪也有著各自的分工,一起來管理它,刑事犯罪在單位上也是有的,那么刑事訴訟法單位當事人是怎樣規定的呢?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刑事訴訟法常識:單位當事人
1、單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單位可以獨立成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作為自然人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一起參與刑事訴訟。
代表涉嫌犯罪單位參加刑事訴訟的訴訟代表人,應當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被指控為單位犯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因客觀原因無法出庭的,應當由被告單位委托其他負責人或者職工作為訴訟代表人。但是,有關人員被指控為單位犯罪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或者知道案件情況、負有作證義務的除外。
單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與自然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大致相同。最高人民法院《解釋》作出了以下特殊規定:
被告單位有權委托辯護人。
訴訟代表人的訴訟權利。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享有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有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開庭時,訴訟代表人席位置于審判臺前左側,與辯護人席并列。
訴訟代表人有出庭的義務。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單位犯罪案件,應當通知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出庭;沒有訴訟代表人參加訴訟的,應當要求人民檢察院確定。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不出庭的,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訴訟代表人系被告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的,可以拘傳其到庭;因客觀原因無法出庭,或者下落不明的,應當要求人民檢察院另行確定訴訟代表人。訴訟代表人系被告單位的其他人員的,應當要求人民檢察院另行確定訴訟代表人出庭。
專門機關有權對單位財產采取強制性措施。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判決的執行,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先行查封、扣押、凍結被告單位的財產或者由被告單位提供擔保。
2、單位被害人。被害人一般是指自然人,但單位也可以成為被害人。單位被害人參與刑事訴訟時,應由其法定代表人作為代表參加刑事訴訟。法定代表人也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刑事訴訟。
單位被害人在刑事訴訟中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與自然人作為被害人時大體相同。
綜上所述,刑事訴訟法單位當事人相信大家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刑事案件發生比較廣泛,在各個場合都有可能發生,大家應該了解一些國家所制定的法律,刑事訴訟法也是有著明確的規定的,千萬不要去觸碰法律的底細,到時候你的一生就已經毀了。
刑事辯護收費標準2020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是怎樣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污蔑偷東西能報警嗎
2020-11-10農村修路征地協議書
2020-12-06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