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民事訴訟是有訴訟時效存在的,如果當事人的權益受到侵害之后的一定時間內沒有向法院提出訴訟,等時效一過,法律便不再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同樣,刑事訴訟中也存在著訴訟時效,那刑訴法追訴時效最長為多長時間?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刑訴法追訴時效最長為多長時間?
1、刑事案件追訴時效最長是20年
我國《刑法》中的時效,是追訴時效,指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內,司法機關有權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追訴期限的具體規(guī)定為: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期限為20年
(5)如果20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后罪之日起計算。
2、在以下情況下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
(1)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二、追訴時效有什么意義?
刑法制定追訴時效并不是對犯罪的寬容,其意義在于:
1、充分發(fā)揮刑罰的預防犯罪的目的。對犯罪人實施刑罰,其目的在于有效地預防犯罪,如果犯罪人犯罪后在法定的期限內沒有再犯罪,說明犯罪人已認識到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而改惡從善,刑罰已無在進行處罰的必要。打擊犯罪,對犯罪人的及時處罰可以警告社會上的其他可能犯罪的人,對已過法定時效的犯罪的追訴,難以達到及時警戒的一般預防效果。
2、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對于輕微的刑事犯罪,經過一定的時間和環(huán)境的改變,當事人之間已相互和解,如果超過追訴時效再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會破壞社會的安定團結,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
3、集中力量打擊現(xiàn)行犯罪,犯罪后未及時受到刑罰處罰,隨著時間的流失,有罪證據(jù)消滅,當事人死亡,如果無限期的追訴,司法機關會陷入難以擺脫的境地不能自拔,形成惡性循環(huán),極大地削弱及時打擊現(xiàn)行的力量,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
也就是說,無論何種犯罪行為,犯罪行為實施二十年之后法律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但如果法院認為在20年訴訟時效過后還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批準。訴訟時效的時間與犯罪人員的犯罪行為有關,越輕微的犯罪行為,訴訟時效也越短。
財產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
醫(yī)療事故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采取訴訟時效策略,當事人一分錢都不需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轉租中介費需要轉嗎
2021-02-20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交通事故鑒定醫(y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贍養(yǎng)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jù)
2020-12-09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監(jiān)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土地轉讓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商鋪拆遷,拆遷補償協(xié)議應該跟誰簽訂
2021-02-07自己的房屋只有一部分在拆遷范圍內,這樣合理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