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訴案件開庭后沒收監等待宣判的時間是多久?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二、刑事案件不服一審判決可以上訴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三、刑事責任年齡是怎么規定的?
1、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會被判處死刑(包括死緩)。
4、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5、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法院沒有宣判之前是不可能對犯罪嫌疑人收監的,公訴案件開庭之前,犯罪嫌疑人是被羈押在檢察院的看守所當中的,等宣判以后,確定犯罪嫌疑人是有罪的,判決書生效后才會對罪犯收監。
刑事案件公開宣判的依據是什么?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不公開宣判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沒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11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如何監管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021-02-07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2-23房屋拆遷補償費應該歸誰所有,拆遷補償費有哪些
2020-11-10拆遷安置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能否轉讓
2021-01-16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書該如何正確書寫
2020-12-29房屋征收貨幣補償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