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民事案件之中,當事人之間是可以自行和解的,和解不成上訴至人民法院的情形,法院在開庭之前也是會組織進行調解的。同樣,在刑事案件之中,一些情形也是可以由檢察院組織進行調解的具體來說,刑事訴訟法刑事調解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77條的規定,僅在以下兩類案件中可以適用刑事和解:
1、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首先,該類刑事案件起因子民間糾紛。所謂民間糾紛,是指公民之間有關人身、財產權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糾紛。關于民間糾紛的范圍,法律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并沒有明確的界定,但《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從反面的角度列舉了不屬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犯罪案件的范圍。這些不屬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犯罪案件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雇兇傷害他人的;
(2)涉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
(3)涉及尋釁滋事的;
(4)涉及聚眾斗毆的;
(5)多次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
(6)其他不宜和解的。
其次,涉嫌案由必須是刑法分則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以及刑法分則第四章規定的侵犯財產的犯罪。
最后,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是指宣告刑而非法定刑,也就是說,即便法定刑在3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只要綜合全案證據判斷其有可能被處以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也可以適用刑事和解的規定。
2、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7年有期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首先,前已述及刑事和解的適用需要考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主觀惡性,一般認為過多犯罪之于故意犯罪而言其主觀惡性較小,雖然這類犯罪造成了相對嚴重的犯罪后果,但是考慮到其并非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而為,其較容易取得被害人的諒解。為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時有利于對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改造,應當允許此類案件適用刑事和解。其次,之所以將瀆職犯罪排除在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之外,主要是由其較為特殊的犯罪客體所決定的。瀆職罪的犯罪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其侵害的直接對象是國家利益而非公民個人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以及財產權利,僅“獲得被害人諒解”這一條件就無法滿足,因此刑事和解無從適用。
主要是屬于民間糾紛或者是大多數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糾紛,對于那些涉嫌黑社會的,或者是故意傷害的,及時受害人同意調解,也是不能進行調解的。在人民檢查院的主持下進行的調解活動,當事人是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的。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租到期房客不搬走該如何
2021-03-23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律師風險代理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醉駕吊銷駕照后多久能重考
2021-03-01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