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辦理過程中,公檢法各個部門都有相對應的辦案期限,這樣規定是為了促使辦案人員及早破案,防止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那么刑事訴訟各階段的辦案期限是怎么規定的?律霸小編結合相關資料,通過下文給大家做個簡單說明。
一、強制措施期限
1、傳喚、拘傳持續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
2、拘留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4日,特殊情況最長37天;
3、取保候審時間,不得超過12個月;
4、監視居住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二、偵查羈押期限
1、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過2個月;
2、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延長1個月;
3、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126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延長2個月;
4、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26條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可以再延長2個月;
5、發現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計算期限。
三、審查起訴期限
1、審查起訴時間,1個月;
2、重大、復雜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3、改變管轄的,改變后的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
4、退回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每次1個月;
5、被害人對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在7日以內;
6、被不起訴人對依據刑法第142條第2項作出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在7日以內。
四、審判期限
1、普通程序一審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特殊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2、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內審結。
3、二審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特殊情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由此可見,在刑事案件辦理的不同階段,由于辦案主體不同,刑事訴訟各階段的辦案期限也會因此有所區別。在最后的審判環節,通常情況下,法院會在接受檢察院的訴訟后一個月內開庭宣判,只有特別復雜的案件,或是出現特殊情況,法院才會延期宣判,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廊坊律師。
最新刑事訴訟法解釋
關于刑事訴訟法證據的規定
刑事訴訟法對于委托律師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1-14取消商品房預售制條件存在什么問題
2020-11-30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小區樓頂使用權歸屬誰
2021-03-16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