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審判監督程序有哪些特點
1、審判監督程序是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進行再審的程序,它不是第一、第二審程序的繼續和發展,不是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
2、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只能是特定的機關和人員。有權提起再審的主體,或者是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定的方式提起再審;或者是有審判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或者是當事人依照法定的條件申請再審。
3、提起審判監督程序,必須是案件的裁判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否則,不可能引起再審。
4、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有特定的時間要求。人民法院基于審判監督權提起再審以及人民檢察院基于檢察監督權提起抗訴,不受時間的限制,只要有權提起再審的人民法院發現生效裁判確有錯誤或者原生效裁判存在法定的抗訴事實和理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隨時都可以提起再審程序。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2年內提出。
5、審判監督程序的審理對象只能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有錯誤的裁判。
二、審判監督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根據現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審判監督程序可以分為人民法院的監督、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以及當事人的申訴。
1、當事人的申訴。當事人如果不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請求重新審理案件。各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訴,應當認真負責處理。
2、人民法院的監督。各級法院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是適合使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委員處理;最高院發現錯誤的,有權提審或指令再審;上級發現下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才定,有權提審或指令再審。
3、人民檢察院的審判監督。最高院,上級檢察院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監督的形式可以有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第一審人民法院的監督,負責死刑復核的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監督以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監督等。
我們知道國家有很多的機構,那么對于機構我們知道的就存在檢察院,那么對于檢察院又有什么職能以及又有什么的責任,可能大家對于此類問題不是很了解,可以查閱相關書籍,學習有關法律規定,來了解其具有的法律特點。
檢察院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情形有哪些?
檢察院提起的公訴案件能協調嗎?
檢察院立案監督期限有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程序必備知識
2021-01-31國內商標注冊程序
2021-01-05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投標保證金比例
2021-03-13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