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指的就是視力有缺陷,看不見東西的人,這是我們在生活上的認知。關于盲人的問題,我國的醫學上有一定的診斷標準。盲人相較于普通人來說,他們是一個處于弱勢地位的人。一些人存在這樣的疑惑,刑事訴訟法盲人犯罪可以免除刑罰嗎?小編就為大家解決這個困惑,來看下面了解知識吧。
一、關于“盲人”的通行醫學標準參考
世界衛生組織1970年頒布了《盲和視力損傷的分類標準》,規定雙眼中視力較好眼的矯正視力低于0.05的為“盲”,優于或等于0.05但低于0.3的為“低視力”。
該標準已經被大多數國家接受,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公安部1990年頒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準》中關于視力障礙的分類,也是參照該標準制定的。
該標準將視力障礙分為五級:即低視力一級(0.1≤最好眼的矯正視力
其中盲目一、二、三級都屬于盲人,而低視力一、二級則不應認定為盲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于2013年8月30日頒布,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同時廢止《人體重傷鑒定標準》(司發[1990]070號)中盲及視力損害分級標準,將輕度或無視力損害(0.3≤最好眼的矯正視力),視力損害一級(0.1≤最好眼的矯正視力
以上兩個標準關于視力障礙或殘疾的分類雖不完全一致,但均以0.05的視力值作為判斷“盲”的基準點,當雙眼中最好眼的矯正視力低于0.05時,就認定為“盲人”或“盲目”。可見醫學上的盲人并不是通常所說的“雙目失明”,而可能擁有極為微弱的視力。因此可以參照上述醫學標準界定“盲人”。如按照醫學上的標準不屬于“盲人”,自然也不宜認定為刑法第十九條所規定的“盲人”。
二、刑事訴訟法盲人犯罪可以免除刑罰嗎
刑法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目前,對于如何理解刑法第十九條的“盲人”尚無司法解釋可資依憑,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盲人的解釋為“失去視力的人”。但視力作為人的重要生理機能,同人的身高、體重一樣有著不同的評價數值。故醫學上或者刑法上對“盲人”的認定都有一個不同于生活意義上的認定標準。
刑法之所以規定對盲人犯罪、聾啞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主要是考慮視覺等重要功能的喪失會導致人的認知、交流等能力下降,不能正常融入社會生活,其辨認自身行為性質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也弱于常人,故追究其刑事責任時可以從寬處罰。
由于刑法規定對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在審判中應當全面分析犯罪性質、情節和危害程度,重點分析“盲人”身份對實施犯罪行為的具體影響,并不必然從寬處罰。對于犯罪行為與其“盲人”身份有直接聯系的,如過失犯罪、被告人因目盲喪失勞動能力從而實施的盜竊、詐騙、侵占等財產性犯罪、在生活中受到歧視等刺激時因沖動發生傷害的案件,考慮到盲人被告人特別的生理、心理狀況,可依法比照正常人犯罪酌予從寬處罰。
但是在盲人實施的與“盲人”身份無直接關系的犯罪中,特別是在共同犯罪或者有組織犯罪中,這類被告人甚至可能成為犯罪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在此情況下,被告人雖具有“盲人”身份,但不能作為對其從寬處罰的理由。
綜上所述,刑事訴訟法盲人犯罪可以免除刑罰嗎的答案是否定的。盲人犯罪一樣的,會受到處罰,但是,我國規定盲人犯罪可以適當的減輕處罰。這是我國對于盲人處于弱勢地位的人性化同情,當然,盲人犯罪減輕處罰這一規定并不是絕對性的。在一些情況下,如果盲人實施的犯罪與視力問題無關,也會平等對待。
新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包括哪些
行政訴訟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民事訴訟中哪些人可以提管轄權異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1-02-10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醫院醫死人,醫療糾紛證據要如何收集
2020-11-24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工傷賠償程序該怎么走?
2021-01-24配偶成為法定繼承人需滿足什么
2020-12-21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