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法律去很好的維護自己的權利,因此在很多法庭之上犯罪嫌疑人要依靠辯護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為辯護人,對于辯護人是有一定的要求和規定,那刑訴法辯護人范圍是什么?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基本概念
辯護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多可以委托兩名辯護人。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間存在著利害關系,所以,一名辯護人不得同時接受兩名以上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為他們的共同辯護人。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起共同承擔辯護職能。辯護人應當依據事實和法律,與承擔控訴職能的控訴一方積極對抗,并針對指控,提出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促使法官兼聽則明,在中立的基礎上公正裁判。所以,在刑事訴訟中確立辯護人辯護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二、辯護人范圍
刑訴法第32條: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律師法》規定,公務員不得兼任執業律師。律師擔任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任職期間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務。 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很多人群不允許作為辯護人,例如本院的人民陪審員、無行為能力的人、外籍人、與案件有直接利益關系的人等,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維護被辯護人的合法權益,以及維護法律的公正性、嚴肅性。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申請書怎么寫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誰有權查處有關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2020-11-15有限公司章程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4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房主有權采取強制手段收回出租的私房嗎?
2021-02-11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